热门图书推荐丨《杨振宁文录:一位科学大师看人与这个世界》
发布时间:2025年10月28日   编辑:阅读文化科;来源:流通服务科   阅读:46

你是否曾仰望星空,思索科学的终极奥秘?是否站在知识的岔路口,对未来的方向感到彷徨?

本期图书馆“热门图书推荐”,为您带来一本凝结世纪智慧的作品—《杨振宁文录:一位科学大师看人与这个世界》。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位科学巨匠的精神世界,感受他对于生命、科学与文明的深邃思考。

一、书籍信息

书名:《杨振宁文录:一位科学大师看人与这个世界》

作者:杨振宁

索书号:Z471.2/Y334

出版社:海南出版社

图书位置:华天图书馆216书库阅览区

二、作者简介

杨振宁

杨振宁,1922年10月1日出生于安徽合肥,毕业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,物理学家,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,中国科学院院士,清华大学教授、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。

主要从事统计力学和对称原理、粒子物理研究。1954年与米尔斯提出“杨-米尔斯规范场论”,奠定后来粒子物理标准模型的基础,被认为是现代物理学的基石之一。1956年与李政道合作提出弱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的革命性思想,并获得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。1972年与巴克斯特提出“杨-巴克斯特方程”,开辟统计物理和量子群等物理和数学研究新方向。曾获求是终身成就奖、爱因斯坦奖章、美国国家科学奖、中国国际科技合作奖、鲍尔奖、费米奖、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等奖项。

2025年10月18日在北京逝世,享年103岁。

三、内容简介

本书涵盖杨振宁教授多方面的思考与回忆,主要包括以下主题:

关于家人与自己

记录父母对他的深远影响,回顾加入美国国籍的心路历程。

回忆在中国求学的岁月,以及1970年代初回国时周恩来总理在人民大会堂的亲切接见。

关于师友

讲述与陈省身、华罗庚、许宝騄等学者在西南联大共同营造的学术氛围。

记录与黄昆跨越半个世纪的友谊,以及对“两弹元勋”邓稼先的深切缅怀。

关于中国

收录在北京大学授予名誉教授仪式上的讲话,表达对中国潜力与未来的信心。

评述香港回归等重大历史事件,视其为民族复兴的标志。

关于科学与科学文化

探讨物理学中的对称性与宇称守恒。

在爱因斯坦诞辰百年纪念会上发表关于几何与物理的演讲。

讲述费米、泰勒、奥本海默、爱因斯坦、泡利、海森伯、狄喇克、昂色格等物理学家的故事。

关于美与宗教

提出“物理学中的美是发展的概念”,并强调美在不同科学领域中有不同的判断标准。

认为自然科学中“美”的最终标准,在于其能否解释自然。

关于教育

对比中外教育体制,尤其剖析中美教育模式的优劣。

强调兴趣引导、扎实基础与创新能力并重,对中国科技发展与人才培养提出前瞻建议。

四、推荐理由

这本书是一部启迪心智、开阔眼界的精神盛宴。它告诉我们,一位伟大的科学家,其思想疆域远不止于实验室和公式。通过这本书,读者能够跟随杨振宁先生的脚步,以一种融会贯通的眼光,重新理解科学在人类文明中的位置,思考个人在时代洪流中的价值与使命。它传递的核心信息是:科学的终极关怀是人的本身,而一位科学大师眼中的世界,是理性与人文光辉交相辉映的和谐整体。

Copyright © 2002-2025 成都东软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
地址:四川省 成都市 都江堰市 青城山镇东软大道1号
邮编:611844
蜀ICP备12011972号